浅析新征程如何做好云南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保山市生态环境监测站 一、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人们对居住的生活环境愈加关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环境问题日渐显现,加强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之一。为了有效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就必须重视环境监测管理工作,通过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进而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保护依据,也为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回顾十年云南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一)监测技术落后 过去十年,云南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全国其他省份环境监测部门技术相比落后,全省二级站监测技术参次不齐,很多监测站技术跟不上时代发展,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能力无法达到标准要求,从而影响整个监测质量。 (二)监测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监测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监测经验才能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但存在部分监测人员因所学专业知识更新快的影响,专业水平较为落后,部分监测人员上岗前只进行了较短时间的培训,造成“照单抓药”的现象,对监测过程缺乏思考,从而导致监测水平和监测技术得不到提高。 (三)仪器设备较为落后 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进行监测工作,所以仪器设备关系到数据质量和监测工作效率,目前部分二级站仪器较为落后仍在使用传统落后的老设备,致使监测数据质量较低,监测人员工作效率低,监测任务重时只能加班加点来完成工作。 三、新征程环境监测工作如何做 (一)加强监测人才培养。本着专业对口的原则,引进优秀人才,并加强业务培训,改善监测人员主观心态,增强责任意识,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业务交流学习,创造更多的外出培训的机会,多与监测技术水平高的人员交流学习,学习先进省份监测技术,不断提高人员监测技术水平。 (二)开展监测科研工作。充分利用当前监测技术条件,开展各种环境保护课题的科研工作,包括对环境预测技术的研究,环境质量监测要素的评价问题,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规律问题以及环境管理方面的技术问题,监测标准的适用性问题等课题进行研究,不断提高监测科研水平。加强对所有仪器设备检查,对有问题、不适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淘汰,更新仪器设备,更好地服务监测科研工作。 (三)健全环境质量监测制度。科学制定本辖区环境监测方案,确定环境质量监测范围、项目、频次,组织实施环境质量监测,并根据本辖区环境监测数据评估和预测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四)坚持例行与应急相结合。加强例行监测的同时扩大监测范围,根据实际监测能力,积极把危害群众身体健康,或威胁居民食品安全、居住安全、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发环境问题逐步纳入例行监测中来。要扩大环境监测领域,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的监督,如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地下水污染等,逐步开展生态、土壤、生物等监测,加强辐射环境监测。 (五)整合区域内行业监测力量。加强区域内行业监测站及企业监测站联动监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高区域内监测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新征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